長期以來,印刷必須要有印版,印版上的油墨(或色料)只有在壓力的作用下,才能夠轉移到承印物上。因此,人們認為印刷技術的發展就是印版和壓力的演變。但是,近幾十年,尤其是最近的十年間,由于電子、激光、計算機等技術向印刷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及高科技成果在印刷中的應用,對以印版和壓力為基礎的傳統模擬印刷提出了挑戰,不需要印版和壓力的數字化印刷方法層出不窮。例如:激光打印、電子束成像、噴墨打印、熱蠟轉印、熱升華轉印、液體熱敏噴墨打印等。使印刷的定義有了新的概念。我國頒布的國家標準“印刷技術術語”中寫到: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 從印刷的定義可以看出,印刷是一種對原稿圖文信息的復制技術,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把原稿上的圖文信息大量、經濟地再現在各種各樣的承印物上,可以說,除了空氣和水之外都能印刷,而其成品還可以廣泛的流傳和永久的保存,這是電影、電視、照相等其它復制技術無法與之相比的。 印刷品的生產,一般要經過原稿的選擇或設計、原版制作、印版曬制、印刷、印后加工等五個工藝過程。也就是說,首先選擇或設計適合印刷的原稿,然后對原稿的圖文信息進行處理,制作出供曬版或雕刻印版的原版(一般叫陽圖或陰圖底片),再用原版制出供印刷用的印版,最后把印版安裝在印刷機上,利用輸墨系統將油墨涂敷在印版表面,由壓力機械加壓,油墨便從印版轉移到承印物上,如此復制的大量印張,經印后加工,便成了適應各種使用目的成品。現在,人們常常把原稿的設計、圖文信息處理、制版統稱為印前處理,而把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轉移的過程叫做印刷,這樣一件印刷品的完成需要經過印前處理、印刷、印后加工等過程。